语言发育迟缓

Rehabilitation case

不能及时回应,呼名反应弱?老师这样教!

Rehabilitation case

孩子姓名:果果

性别:男

出生日期:2017年

诊断报告:语言发育迟缓

入校时间:2019年09月25日


康复前: 


1.课堂常规:孩子比较好动,安坐能力能好,注意力不集中,模仿能力稍多,配合度较差,等待意识较弱。


2.问题行为 :情绪控制能力不足,情绪波动的频率较高,自我意识很强,不能与妈妈分离,分离会出现大哭大闹尿尿的情况,有时情绪激动时甚至会有攻击性行为,例如踢老师、抓老师。


3.语言理解:听到自己的名字不能及时回应,呼名反应较弱,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一步指令(如:扔垃圾,搬椅子),模仿意识较弱,理解接受能力较差。


4.构音方面:会有咿咿呀呀的无意识发音。


5.气息:吹气较弱,气息短促,气息与发声不协调。


6.口部运动:下颌运动受限及转换运动不能,唇部肌张力较低及运动模式未建立完整,舌部精细分化运动发育迟缓,远端运动发育不良,肌张力低下,舌的基本运动模式未形成,自主主控制力较缺乏。


康复期:


1、建立情感、配合度:先从简单的礼貌用语开始(比如** 你好、谢谢、再见)每次上课引导儿童和老师、小朋友打招呼,与果果进行情感的建立,加强配合度。


2、课堂常规训练:进行课题操作前,会进行安坐能力的训练(时间在1分钟左右),在上课过程中,通过唱儿歌、互动游戏等形式,降低课题介入难度,快节奏的DTT增强儿童注意力,同时建立条件交换意识,提升儿童的配合度,减少周边干扰物的数量,增强注意力的持续时间。


3、问题行为分析: 授课时,保持较高的强化频率,待儿童配合度增强后,逐渐降低强化频率;同时,提升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,当儿童出现抓人、踢人的行为时,课堂上及时制止,分析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,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,列如(出现为难行为,则适当降低课题难度,做简单课题并及时给予强化),同时要求家长建立好原则,出现问题行为后要及时制止,减少行为问题发生的次数。


3、语言理解训练:对已经学会的音节及相关音系进行生活场景泛化训练(例如:当学会 “阿姨”后,当自己看到认识的阿姨时则会叫人“阿姨”)。


4、构音训练:从单元音“a”、“i”、“u”开始训练,再过渡到声母的开发,之后进行韵母与声母相结合的构音训练,同时单字稳定后再介入词组的训练,提升口型转换及词汇量的扩充。


5、气息的训练:根据儿童当下的能力设置气息训练计划,例如,通过练习吹泡泡,吹卷龙、吹气球等增强儿童对气息的调控能力。


6、口部运动的练习:


下颌:下颌咀嚼训练器张合运动、正、左、右门牙咀嚼运动能力的练习,并配合使用器材增强下颌的稳定性和自主控制能力。


唇:从唇部按摩敏感做1次致逐步增加到4个8拍,力度适中,用边唱儿歌边按摩的方式进行,及时给予奖励,到后期可以完全适应唇部按摩。


舌:舌头的运动通过食物的引导循序渐进增强舌头的力度。


图片1

舌肌训练


康复后:


1、从不主动问好到现在老师点名时能主动和老师、小朋友问好。


2、课堂常规有较大进步,可安坐一节课,眼神注意较好,注意力的维持时间较长,儿童的配合度有较大的提升;没有抓人、踢人的行为。


3、构音方面:儿童从刚开始无音到目前已经掌握所有音系,能完整说出所有单字及词语,可以自行背两到四首古诗。


4、口部运动方面:下颌运动受限明显改善,另外,上课前,会主动和妈妈说“妈妈拜拜”,下课前会自己主动说“张老师再见”,还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要,如:阿姨帮我、我要玩。


 (本栏目所有案例均为在本中心训练儿童的真实例子,但为保护儿童隐私,所有儿童均采用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