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言发育迟缓

Rehabilitation case

干预近6个月毕业,在幼儿园经常打架的他,成了班级的“文明劝导员”

Rehabilitation case

2022年5月9日,康语厦门集美第一中心的康复师张莉为入中心干预近6个月的小西(化名)进行离中心评估,其综合发育商提升至了78.8分,达到了康语的离中心标准(76分)。


从只会用肢体动作来表达自我需求,到能主动应答、背古诗、唱儿歌;从只会用“武力”解决问题,到成为班级的“文明劝导员”......语言发育迟缓的小西因何取得如此“神速”的进步,他和他的家人都付出了怎样的努力?



以下是小西妈妈和康复师曾殷的分享,希望其中的一些“经验之谈”能够给身处类似困境的家长们一些提醒与帮助。


妈妈:

曾看不到进步,看不到希望

还好,我坚持了下来


01

记得那年,天天上网搜索信息,越看越害怕


小西是2018年5月出生的。


初为人母,虽然充满了辛苦却很幸福。看着襁褓中软软糯糯的小婴儿一天天长大,没有人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。


转眼间,小西2岁了!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,我却渐渐发现了他有些“不对劲”——


身边同龄人,甚至年纪小一点的孩子,已经会叫“爸爸”“妈妈”、说简单的词语了,而他却只会咿咿呀呀,还很爱哭;


每次,和同事带小西去商场玩,他总是不发一语,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,同事还老开玩笑说:小帅哥很腼腆啊;


过年带小西回老家,也经常会听到邻里邻舍感叹:这个娃儿怎么这么安静喽,都不爱讲话的;


......


意识到孩子可能有问题,在排除家族遗传病史后,我开始上网搜索相关案例。


△图源网络,侵删


发育迟缓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孤独症、感统失调...我还首次了解到了“阿斯伯格综合征”这个名词。


所以,小西究竟怎么了?


困惑和焦虑让我几近崩溃,但我还是迅速地采取了行动。事关孩子的发育与健康,一刻也不容松懈。


于是,我带着小西去医院检查。由于孩子哭得厉害,配合度很低,叫他做什么项目都无法完成,几次测评的结果都不太理想。医生没有给出明确的诊断,只说孩子在语言、社交这些方面不是很好,建议保持观察。


02

非常后悔,白白浪费了半年的黄金康复期


“为什么不把孩子送去早教试试呢?”处在迷茫期的我,经朋友提醒,便开始寻找起周边的早教机构。此前在网上看到好多人说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,可能是因为家长不正确的带养方式造成的。我当时心想,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和我以及他爸爸生活在一起,是否找一个大环境给他刺激一下,就会好起来呢?


与此同时,再三权衡下,我也决定辞职成为一名全职妈妈,全力陪伴孩子健康成长。


可是,上了早教的小西一点进步和改变都没有。他依旧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总是一个人拿着玩具在角落里摆弄,老师发到群里的视频、照片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。


更令我感到诧异的是,当时正逢大冬天,孩子睡觉时棉衣不肯脱下来,书包要从上学背到放学,水杯也是一直挂在脖子上不愿摘下来。我当时仅考虑到是否是孩子的自我物权意识较强,并没有过多思考其他方面的问题。


眼见收效甚微,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,上了半年早教,我便放弃了。


△图源网络,侵删


现在回想起这半年走的弯路,相当后悔。早教机构和康复机构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

第一,从面向的对象来看,早教机构主要是对普通儿童进行脑潜能、思维训练、音乐能力的开发训练,而康复机构主要是对孤独症谱系障碍、语言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;


第二,在课程设计上,早教机构主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辅以数学、音乐、英语、艺术的早期启蒙,其课程多为一名老师对多名学生,康复机构则是根据儿童的发育状况进行一对一的专业干预。


但当时的我,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认知。就这样,早教课程告一段落后,我开始地毯式搜索幼儿园。最终我选择了小区周边收费稍微高一点的一所私立幼儿园。


然而,上了托班的小西依旧毫无起色。上课的时候,其他小朋友坐在一排,他就会把小板凳推到一边,自己坐在一个角落,拿着老师给到的玩具在一旁抠抠弄弄,或者是趴在地上不肯起来。他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接触,但很喜欢打架,一惹到他他就摔东西或者是推人。


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,我主动找了幼儿园老师,表达了想带孩子去康复机构提升的意愿,老师认可了我的想法,并建议我可以半天幼儿园、半天机构。


03

半天幼儿园,半天机构,开启康复之路


我开始在百度上搜索有哪些机构可以做语言康复。


这一过程并不顺利。有的机构我去的时候都没开门,有的机构天花乱坠的广告语看着就不靠谱。此外,同安区的特殊学校我也实地考察了一下。在机缘巧合下,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康语宝妈发的案例,案例上说孩子干预三个月后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,从基本不开口说话到会仿说,从只会简单叠词到能讲3、4个字的词语,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。


2021年9月份,我带着小西来到了康语厦门集美第一中心进行第一次评估。当时孩子的配合度不高,口部运动部分的测评没有完成,而大运动、精细运动、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的情况也并不理想。基于孩子当前的表现,咨询师建议我先给孩子报感统项目,后续再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添加或调整康复项目。我和孩子爸爸当下就报了名。


真的要让孩子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吗?在排课期间,我犹豫了,因为没有信心。鉴于孩子在早教和幼儿园期间糟糕的表现,我担心康复师控制不了他,我更害怕到时候孩子能力不行被劝退了怎么办?因此,将近两个月的时间,我都不敢带着孩子来中心,我甚至想过押金不要算了。


当然,这段期间我也没有闲下来。我又开始在网上疯狂搜索、查阅各个案例,无论是进步带来的喜悦,还是遗憾背后的辛酸,都深深触动了我,让我彻底下定决心——带着孩子开启上午幼儿园、下午机构的干预模式。


△康语厦门集美第一中心


2021年11月,我便带着他再次来到中心进行了言语评估。或许是由于爸爸不在的缘故,这次小西的配合度倒是好了不少,整个测评过程还算顺利。康复师卢小纯表示孩子可以报言语项目了。当下,我便决定让孩子先进行言语训练。


前两周,我都是自己开车接送孩子,后来和中心同时段的几位家长熟悉了之后,我们就约定一起坐公交车到中心。同安至集美,在公交车上的时间约为40分钟,加上步行的时间,每趟路程大约要花1个小时。


看着我每天中午急匆匆把孩子接回家再送到康复机构,幼儿园的保安大爷很是不解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真是钱多烧得慌,孩子的情况都是正常现象,再大一点就好啦。”“贵人语迟?”,老旧的育儿观念俨然在许多老一辈人心中根深蒂固。


04

迎来语言爆发期,孩子近乎“神速”的进步


接受言语训练的初期,小西总是哭到泣不成声,一点都不肯配合,特别排斥干预。我原以为这种情况至少要持续一两个月。


但没想到,经历了一周的磨合期,孩子和康复师曾殷却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默契。听到曾殷的声音,他会知道是要上课了;甚至一度睡觉做梦都在上课,嘴里都是曾殷教的内容,比如数数和一些简单的词汇。


不得不感叹,康复师们真的是一群神奇的魔术师。犹记得当初和曾殷还不太熟,有一次我站在康复室外给孩子爸爸发了一段我录制的视频:“这个康复师怎么和海豹一样,拼命地在那鼓掌、鼓励孩子‘小西你好棒呀’‘小西你做得真好’,把孩子夸得呀。”专业而不失温暖,或许,这就是孩子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吧。


△图源网络,侵删


为了最有效的康复,我严格按照曾殷的要求在家做好家庭干预。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日布置的家庭作业,我还坚持每晚给孩子读绘本,与爸爸一起和孩子玩亲子游戏。


终于,坚持了差不多两个月后,小西进步非常明显,特别是过完年回来之后,孩子的语言能力像受到了“金手指”的点拨。随着学会的音多了,在加上自己的理解,小西的主动语言慢慢增加,时不时会蹦出一些词语、短句。有一次训练回来肚子饿,他突然对着我说“妈妈,逛超市,买蛋糕”,一句话,让我动力十足。


其实每年过年回老家,我的心理压力都特别大。像今年过年,孩子还处于康复初期没有太大起色,就只会一些如“爸爸”“妈妈”“车车”“狗狗”等简单叠词。我很害怕回去被三公六婆问东问西,所以当时从机场出来后我并没有直接回老家,而是在酒店住了好几天才回去,短暂的宁静让我获得片刻轻松。


但是明年的春节,我格外期待。


05

不能大意,孩子的干预不可停歇


100节言语康复治疗项目,6000分钟机构康复时长,坚持总是不会被辜负。2022年5月,小西正式从达到离中心标准。


△干预近半年,康语评估简报


但干预并没有到此结束。


我仍继续全职带着孩子,希望能够多花点时间巩固提升他各方面的能力,让他可以更好更快地赶上普龄孩子的脚步。


今年暑假,我还给小西报了混合班,让他自己去社交。这个混合班每周都会更换一批老师和阿姨,孩子比我想象中适应得更好。每次下课后他还会主动和我反馈,“妈妈,我今天吃了西瓜”“妈妈,今天小明表现不好被骂了”,同时他也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,“妈妈,你怎么没有给我带水”“妈妈,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”。


现在,小西已经可以有意识地从1数到20,诗能背十多首,儿歌唱完整的也有七八首,曾殷教的手指谣和手势也记得清清楚楚。最超出我预期的是,他还会经常在家拿出口腔按摩器,学着曾殷给他训练的样子,给我和他爸爸按摩,同时嘴上还会不断地喊着口号,“这一边要做15下”“好,非常棒”。


△唇肌运动训练器1号


其实对于孩子,我并奢求他多出类拔萃,只期盼他能平安健康长大。我只愿他可以每天吃好、喝好、玩好,在学校乖一点,听话一点。


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也想跟其他家长说,如果发现孩子跟同龄的孩子有明显差距,一定要积极康复,早干预、早进步,年龄小就是优势,大一点再去的话,其实孩子已经受挫了。


此外,千万不要听信“等大一点就好了”“我家小孩什么都懂,等一个契机就能开口了”的育儿观,做父母的一定要摆正心态,积极地行动,和孩子共同进步,才能给孩子一个明朗的未来。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限,觉得家庭干预很难、学不会,其实康复师给我们布置的家庭作业都是我们能够完成的,她们也会教授一些简单的方法,我们只需要坚持执行就可以了。



康复师曾殷:

“飞跃式”成长的小西



曾殷是康语厦门集美第一中心的一名中级言语康复师,在她负责康复训练的孩子里,小西的飞速进步和他妈妈的干预配合让她印象深刻。


以下是曾殷的自述:


01

与小西的磨合期


2021年11月,我与小西相遇了。


前几次的见面,让我有点头疼不已。


根据IEP干预计划,前期康复师主要以配合度、常规训练以及情感建立为主。


刚来中心的小西,脾气急躁,有着严重的分离焦虑,环境适应能力较弱,情绪控制能力也很差。前几节课,离开妈妈、单独和我待在康复室的他,情绪都比较激动,基本上是从上课哭到下课,六十分钟不停嗓。


尝试了各种办法,但都无济于事。我心想,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才行。


小汽车、吹泡泡、音乐玩具......终于,在各种强化物的探索中我发现,通过“抱抱”可以有效缓解小西的情绪,让他马上安静下来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安坐。这个简单的动作,终于让我俩之间搭起了信任的桥梁,之后孩子慢慢的开始配合了起来,安坐能力、规则意识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。


△图源网络,侵删


入中心第五天,小西基本很少哭闹了。妈妈说,这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。她以为,孩子还得再哭上几天。


从第二周开始,我便根据小西的入中心评估介入口肌和构音课题的训练。


小西具备基础的模仿能力,能够有意识地模仿张嘴、嘟嘴等口部运动,以及进行“a””u”的模仿发音,但他的口腔协调性一般,口型转换能力和舌控制力都有待提高,在训练过程中也有较大的畏难反应及逃避情况。前期,孩子的进步会比较缓慢。


02

小西“开窍”了


初次见面前,妈妈就主动加了我微信,与我沟通小西的情况,包括孩子当前掌握的音有哪些、容易出现哪些情绪问题。她说,“自己有在家教过,但是太难了。”“既然选择来机构干预,那就积极的配合。”


说到做到。


每天1个小时的机构训练时间远远不够,孩子的康复需要家长在家里给予更多的辅助训练。所以,我每节课下课后都会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。妈妈一直积极配合,录制视频或是文字反馈,第一时间咨询我的意见。在家庭干预方面,妈妈的执行力让我一度觉得不可思议。比如我今天教了p音系,回去之后她就会马上帮助孩子巩固练习,引导孩子学习p与a结合的发音,如怕、跑、拍、盘等,当孩子可以掌握后再扩展其他词汇,如跑步、泡泡、漂亮、拼图、苹果等。


△家庭群反馈截图


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